当历史的车轮驶入近现代,古老的茶香遇上了时代的新风。工业文明的崛起、科技的进步、全球文化的交融,为千年茶史注入了全新活力。从传统制茶技艺的传承与革新,到新式茶饮的风靡,从茶马古道的回响到茶叶贸易的全球化…… 近现代的茶人,或以匠心守护传统,或以创新开辟前路,在时代的浪潮中续写着茶的传奇。他们让这片承载着千年智慧的树叶,在新的时空里焕发新生,让茶香跨越国界,成为连接古今、沟通世界的文化纽带。
【当代茶圣】吴觉农
浙江上虞人,1897年--1989年
吴觉农先生是我国著名爱国人士和社会活动家,现代茶事业的奠基人,中国近代著名农学家,农业经济学家,最早论述了中国是茶树的原产地,中国是茶叶的源头之国,并首创了中国首个高等院校茶学专业。1919年,留学日本,看到外国人欺负中国,他为此事写了《茶树原地考》和《中国茶业改革方准》两篇论文,为国家肯定了茶叶源自中国。同时也确定了他自己要在中国茶业这条战线上奋斗终生。
1926年,中国农学会年会,在广州召开,吴觉农的先进思想和丰富学识,被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引用,毛泽东出席年会并讲了话,吴觉农的思想又产生了一次质的飞跃,在后来的艰苦岁月里,他在坚持茶业这项工作外,也为中国革命事业默默地做出贡献。1949年,被当选为新中国首任农业部副部长,兼任中国茶业公司总经理。他是首个提出茶业富国论,一生致力于振兴祖国茶业,创办了茶叶出口检验所,制定出首个检验标准,创办了茶叶研究院,创办了茶叶栽培改良场,他是茶业理论巨匠,为我国茶业的发展作出了划时代的巨大贡献,被誉为“当代茶圣”。
【茶师】庄晚芳
福建惠安人,1908年--1996年
庄老先生,幼年家境贫寒,16岁才考入有生活补贴的学校读书,十年毕业后,经人介绍到安徽祁门茶叶改良场工作,采花、制茶、研究茶。
后回福建武夷山下,开辟了数千亩的新茶园,后又转至浙江和吴觉农老师一起筹办中国东南茶叶改良场,他吸取侨资,改善经营,取得很大的成绩,为闽茶复兴打下基础。
他教书育人,培养农学人材2000多人,他知识渊博,著书立说从《茶叶概论》《《茶树栽培》、《茶叶加工》、《茶树生理》和《茶叶贸易》等著作十多部,发表有关茶的论文很多篇。我们现在学习的种茶、加工、贸易很多知识,都是庄老的遗产。我们国家领导人陈云同志和后辈茶人学生都尊称庄老先生为“茶叶大师”
【茶届泰斗】张天福
上海人,1910年--2017年
张天福出生上海医生世家,从小聪慧好学,父母本要他子承父业,攻读医学,但他看到祖国农业落后,人民缺衣少食,又看到家乡福建三大特产之一的茶业衰败不堪,就和几个热血同学报考农业学校,为振兴祖国的农茶业出力。
立下青年志,付在壮年行,鹤发成大业,惠及万代孙。
张老先生把一生都奉献茶事业,在制茶中应用的机械研发,茶叶短穗扦插法的育苗,开拓、推广、应用、改变了茶叶古老的生产办法,提高茶叶品质和效益。
张老先生获奖荣誉无数,“中国著名茶学家”“制茶评审专家”“教授级正高农艺师”、“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”,更是我们晚辈茶人尊敬的茶学界“寿仙泰斗”。
【一代茶宗】陈椽
福建惠安县人,1908年--1999年
茶学家,茶业教育家,制茶专家,中国制茶学学科奠基人。现代高等茶学教育事业创始之一,开发我国名茶生产获得显著成就,对茶叶分类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,以茶叶变色理论为基础,提出了新的分类法,系统的把茶叶分为绿茶、黄茶、果茶、白茶、青茶和红茶六大类。既体现了茶叶制法的系统性,又体现了茶叶品质的系统性。
陈老的一生是著书的一生,也是育人的一生。完成了国内外首部茶史专著--《茶业通史》和《制茶全书》。陈宗师一生著书189(部)篇,既关心茶区种茶制茶源头,又关注国外茶叶市场风云,更注重茶业教育体系的深化和提高。陈宗师为茶业事业呕心沥血50多载,他的无私奉献一直受到人民的尊重和敬慕。
【饮茶皇后】凯瑟琳
1657年,中国茶叶就传入了英国,当时茶叶价格在英国相当昂贵,1662年,英王查理二世为寻求政治上帮助,巩固政权,便积极与葡萄牙联姻,于是葡萄牙公主凯瑟琳带着丰厚的嫁妆(其中有一箱贵重的中国红茶)入英成亲,成了皇后。
“凯瑟琳穿着华丽的裙装,把来自远方国度的小树叶放入茶壶,加热水冲泡,再将红色汁液倒入精制的茶杯缓缓地放入嘴边,一股清香味溢出。”这种优雅神奇的饮茶体验,很快就俘获了宫廷贵族们的芳心,越来越多的贵妇加入皇后的饮茶活动,王宫上下纷纷效仿皇后的饮茶习惯,从此英国茶叶消费年年暴增。著名诗人埃蒙德在诗中写道:“最英明的皇后,最神奇的植物,那个勇敢的国家,阳光沐浴着美丽之地,给予我们丰厚的恩赐,我们讴歌着用一颗感恩的心。凯瑟琳皇后也因此获得了“饮茶皇后”的美誉。
【茶叶友人】托马斯·加拉威
公元1658年,中国茶叶就传入了英国,被当作一种“热啤酒”在伦敦一咖啡馆里销售,因初入英国,市场没有打开,价格相当昂贵,一磅茶叶,卖到六英镑(约8.8元人
民币),这是360多年前的价格。伦敦咖啡店老板托马斯·加拉威看到商机,在当时的《信使政报》上连续刊登茶叶广告,因此成为首个宣传中国茶叶的人。广告一连登了七天,时逢三年过后,英王查理二世与葡萄牙公主大婚,迎来了王宫上下对中国茶叶的亲睐,促动了中国茶叶在英国销售约近两百年的热潮。
【茶叶大盗】罗伯特·福琼
罗伯特·福琼把中国的茶苗、茶种、种植技术、制茶技术偷盗至英属殖民地印度阿姆斯地区种制,从此,中国在茶叶贸易往来上,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。1845年英当局密谋要把中国的茶树偷运到殖民地印度种植、加工制茶,再运回英国本土,他们选定了对中国熟悉,又有农学经验的间谍罗伯特·福琼来完成这项任务。1848年罗伯特假扮茶商直奔产茶区,因当时清政府未设海关,通过海运将偷窃的两万多棵茶苗茶籽及八位种茶制茶工人带到印度。到1880年,印度茶叶面积达到843平方公里,八年后茶叶年总产值已达8600万英磅。讽刺的是,茶叶大盗罗伯特·福琼被印度人赞誉为“印度茶叶之父”。
2025-07-13
先秦茶香初萌 —— 茶史源头的探索与奠基2025-07-04
华中农业大学工学部学子赴金苔香茶业研学实践2025-07-19
恩施玉露的传说爱情故事2025-06-03
2025年度首期研学活动——中国海洋大学学子赴茶乡之约2025-07-17
武汉大学首届“雷军班”暑期实践乡村行2025-07-23
斯里兰卡茶叶商贸代表团探访金苔香茶业生产基地2025-05-26
金苔香茶业亮相深圳文博会 荆楚茶香传新韵2025-07-02
武汉大学文学院“推普”实践活动纪实2025-07-12
公司迎来多批次大学生研学实践2025-07-19
世界硒都恩施——全球最大的富硒生物圈